
10月17日,瓯江生命健康成果转化论坛第4期顺利举行。本期论坛特邀在干细胞研究及产业化转化领域具有深厚影响力的长春科技学院李春义教授与吉林大学姜金兰教授作专题分享。讲座由何华成研究员主持。

李春义教授以“鹿茸生物学特性及疗效”为题,系统介绍了鹿茸作为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完全再生的器官所具备的十大生物学特性,包括每年周期性再生、快速愈合、不癌变等罕见现象。李教授通过实验推翻了传统认知,证实鹿茸再生源于“骨膜”,并成功分离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鹿茸干细胞”。基于这一发现,团队开发出鹿茸干细胞外泌体及鹿角提取液,在动物实验中展现出促进伤口愈合、抑制纤维化、甚至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显著效果。目前,团队正与华大基因等机构合作,积极推进相关成果的产业化转化。

随后,姜金兰教授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转化医学研究”报告中,回顾了其团队在干细胞领域长达三十余年的探索历程与转化成果。姜教授分享了自2012年起搭建转化医学平台的实践经验,重点介绍其团队历时六年自主研发的人脐带来源干细胞国家一类新药。该药物构建了从原料采集、细胞制备、质量控制到临床应用全链条的自主检测体系,并已向国家药监局提交首个适应症的申请。姜教授指出,干细胞作为“活药物”,其成药关键在于质量可控与标准化生产。在缺乏国家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团队自主建立了三十余项检测方法,形成严谨的质量控制体系。此外,姜教授还展示了干细胞在皮肤损伤、脑梗死、阿尔茨海默病、肺纤维化等疾病模型中的治疗效果和潜在的作用机制,显示出其在多靶点治疗难治性疾病方面的潜力。


讲座结束后,双方移步座谈,以“科研成果转化路径与经验”为核心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交流。讨论聚焦于干细胞药物研发与标准化建设等关键方向,双方交换了诸多有价值的经验。实验室领导高度肯定了两位教授的研究成果,并一致期待未来能在此基础上,推动科研平台共享与转化医学合作迈向新阶段。
专家简介
李春义:长春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二级岗位杰出人才。现任中国鹿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干细胞学会副理事长。曾获中国科协"中国青年科技奖"、国际研究促进会"杰出科学家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以第三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李教授主持承担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及国家863、973计划子课题等,累计科研经费超千万元。李春义教授团队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关于鹿茸完全再生机制的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主刊,并成功实现世界首例大鼠断肢部分再生。团队发现并命名的鹿茸干细胞,在组织修复与再生方面展现出独特价值,相关研究证实其在促进创面无瘢痕愈合、治疗肺肝纤维化、修复骨软骨损伤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为再生医学的临床转化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与治疗方案。
姜金兰: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科研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肿瘤生物治疗及纳米医学领域的临床转化研究。姜教授曾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国际细胞移植协会青年科学家奖、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等多项荣誉,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中华医学科技奖终审评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专项终审评委等重要学术职务。姜教授主持参与包括日本厚生劳动省、美国NIH、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25项。其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国家一类新药干细胞创新药物的全链条研发,建立了完整的干细胞治疗产品产业化制备规程与质量管理体系,开发了30余项干细胞特性标准化检测方法,有效填补了国内合规体系中的关键技术空白。目前,姜教授团队已完成针对10余项临床适应症的干细胞注射剂临床前研究,建立了符合GMP标准的生产质控体系,即将进入国家一类新药IND申报阶段。